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之窗 > 正文 >

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三党支部联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2025年11月10日 来源: 责任编辑:尹斌 作者: 查看:

为感悟先辈奋斗精神,学习长江水文历史,激发研究生党员的爱国热情与科研使命感,11月8日,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三党支部研究生党员在尹斌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重庆市涪陵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承核工初心担时代任,访816工程育爱国情

本次活动首站来到了被誉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816工程。走进这座隐藏在山腹中的巨大地下长城,研究生党员无不为其宏伟的规模和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所震撼。昏暗的灯光下,斑驳的墙壁和庞大的核反应堆腔体,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岁月。穿行于洞中,同志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深刻体会到先辈们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艰辛努力。这段历史,让每一位党员更加理解了何为“国之大者”,何为使命担当。

研究生党员在816工程前合照

续白鹤文脉启新征程,传“渔”韵红魂守泽川心

活动的第二站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通过乘坐长扶梯深入长江水下,同志们清晰地观摩了1200余年长江枯水水位的石刻真迹,深刻理解了古人“石鱼出水兆丰年”的生态智慧与长江水文历史的悠久传承。从古代的水文观测到现代的水产渔业研究,科技的传承与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坚定了大家立足本职、为祖国水产事业贡献智慧的决心。

研究生党员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前合照

研究生党员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学习

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初心的叩问。研究生党员从816工程的“隐姓埋名、为国铸盾”精神中汲取了信仰的力量,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千年守望、尊重科学”传统中深化了专业的认同,成功地将“学党史、悟思想”与“强专业、开新局”紧密结合,为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激励研究生党员在学习、科研上再立新功。

供稿 王云艳

供图 马非凡

初审 陈博

终审 刘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