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长江上游名优鱼类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培育技术集成与应用
二、提名单位(专家)意见
《长江上游名优鱼类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培育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针对水产在苗种方面存在“散、乱、差”等问题,从繁殖生物学着手,利用生理生态学研究手段,对鱼类生殖细胞、早期发育阶段关键胁迫因子、营养及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长江上游多种名优鱼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培育技术,实现了苗种提质增量,经济效益明显;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苗种示范推广基地,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周边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优质苗种筛选、培育,再到养殖阶段的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用优质鱼苗替代传统野生、退化苗种,达到了提升鱼类种质资源的目的,生态效益显著。
三、项目简介
水产种业作为水产养殖产业链的源头,是引领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现代化的硬核‘芯片’。项目组针对现阶段水产苗种存在“散、乱、差”等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长江上游多种名优鱼规模化苗种培育及高效养殖技术,实现了苗种提质增量,形成的成果如下:
(一)主要技术成果
1.系统研究了长江上游名优特有鱼类繁殖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奠定了人工繁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探明了精子的生理生态特性,丰富了鱼类精子生物学研究内容,对提高人工繁殖效率以及人工繁殖过程中亲鱼的选择和培育等奠定了基础。
2.揭示了长江上游名优鱼苗种的摄食特性及机理、消化及营养生理等,总结出了一套适应于苗种阶段的投喂技术,为苗种饲喂时间和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解决了苗种投喂策略及生物饵料大规模培养等技术关键点,为苗种规模化繁育和养殖奠定了基础。
3.建立了名优鱼苗种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探明了环境因子对鱼类的早期发育生长的影响,揭示了苗种阶段的抗应激应答机制,研发了一种抗应激的生物防治方法,缩短了鱼类适应养殖新环境的时间,建立了一种绿色环保快速构建养殖生活群体的方法。
4.集成研究了长江上游名特优鱼类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培育技术并进行了应用推广。项目技术集成应用于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方面,促进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有力推进了“长江大保护战略”,取得了较大的生态及社会效益;成果集成技术在水产养殖公司和农村合作社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证书、标准、论文和专利
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项。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7篇(最高IF 5.168)。
(三)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改进和创新了苗种培育技术,解决了苗种投喂策略等关键技术,探明了环境因子对鱼类的早期发育生长的影响,优化了养殖环境水质调控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苗种的成活率,3-250px规格苗种培育成活率达到95%。
(四)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项目组从2018年开始开展长江上游名优鱼类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的推广工作。截止2022年底,项目组在四川代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及相关地区开展了推广工作,近3年来共完成推广任务500亩,累计培训农民150多人次,新增解决100人实现了当地就业,增殖放流鱼苗500余万尾,促进了鱼类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四、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标准编号) |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
证书编号 (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
发明 专利 |
一种 长薄鳅仔稚鱼苗种培育方法 |
中国 |
ZL 201810638201.2 |
2021.07.16 |
4553780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陈春娜;黄颖颖;龙治海;陈先均;周波;李正一;戴绍祥 卢华;徐飞;胡清彪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一种提高长薄鳅人工繁殖效率的方法 |
中国 |
ZL 201910921418.9 |
2022.02.08. |
4925427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陈春娜;黄颖颖;杜军;龙治海;林珏;周波;龚全;李正一 戴绍祥;卢华;徐飞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一种提高鱼类抗应激反应能力的养殖方法 |
中国 |
ZL 202110906087.9 |
2022.12.06. |
5630775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陈春娜;黄颖颖;龙治海;陈先均;肖宇;李正一;汪斌;徐飞 |
有效 |
实用新 型专利 |
一种水产养殖用采样器 |
中国 |
ZL 202121788870.1 |
2022.01.18. |
15553325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黄颖颖;陈春娜;周波;汪斌;徐飞;李正一 |
有效 |
五、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5篇/部)
序号 |
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 /作者 |
年卷页码 (xx年xx卷 xx页) |
发表时间(年月日) |
通讯作者(含共同) |
第一作者(含共同) |
国内作者 |
他引总次数 |
检索数据库 |
论文署名单位是否包含国外单位 |
1 |
达氏鲟精子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2015,1:75-87 |
2015-02-20 |
9 |
中国 知网 |
否 |
|||
2 |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early resistance of zebrafish larvae to oxidative stress |
2022,48:1075-1089 |
2022-06-15 |
李云 |
徐浩 |
Hao Xu, Xiaomin Miao, Wenbo Wang, Guo Wang, Yun Li |
3 |
Web of Science |
否 |
3 |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increases in visceral lipogenesis and storage and activation of the 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 pathway during the mouth-opening stage in zebrafish larvae. |
2017, 18(8), 1634 |
2017-06-31 |
李云 |
徐浩 |
Hao Xu, Enxiu Liu Yun Li, Xiaojie Li, ChenyuDing |
16 |
Web of Science |
否 |
4 |
Effects of short-term starvation and refeeding on survival, growth, and RNA/DNA and RNA/protein ratios in rock carp (Procypris rabaudi) larvae |
2012,36(4):674-681 |
2012-07-15 |
李云 |
李云 |
Li Y, Zhu Zhi-qiang, Ortegón O., YeQin |
15 |
中国 知网 |
否 |
5 |
长薄鳅幼鱼摄食节律及其胃排空模型的研究 |
2022,34(2):171-177 |
2022-02-15 |
0 |
中国 知网 |
否 |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 名 |
排名 |
行政职务 |
技术 职称 |
工作单位 |
完成单位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陈春娜 |
1 |
无 |
副研究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对第1、2、3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李云 |
2 |
无 |
教授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
对第2、3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吴晓雲 |
3 |
无 |
助理研究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对第4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徐飞 |
4 |
无 |
农艺师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对第1、4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徐浩 |
5 |
无 |
助教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
对第2、3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黄颖颖 |
6 |
无 |
副研究员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对第2、4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李正一 |
7 |
无 |
农艺师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对第1、4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陶怡曦 |
8 |
无 |
无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
对第2、3创新点有关键贡献 |
七、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排名 |
单位 名称 |
单位 性质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贡献 |
1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事业 单位 |
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和关键技术攻关,实施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贡献如下: 1.掌握了亲本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亲本的亲缘关系选择奠定了一定的理伦基础(创新点1)。 2.系统地研究了精子主要生物学特性,准确掌握鱼类人工繁殖时机,研发了一种提高人工繁殖效率的方法(内含一种精子激活液),为规模化人工繁殖提供了相关技术资料(创新点1)。 3.研发了一种仔稚鱼苗种培育技术,解决了苗种投喂策略等关键技术,突破苗种培育技术难关,为养殖产业和渔业资源修复提供了苗种保障(创新点2)。 4.研发了一种抗应激的生物防治方法,为苗种健康养殖建立了一种绿色环保快速构建养殖生活群体的方法(创新点3)。 5.开展了长江上游名特优鱼类增殖放流,促进了野生资源修复(创新点4)。 6.在宜宾、成都等地开展了长江上游名特优鱼类的养殖示范研究(创新点4)。 |
2 |
西南大学 |
事业 单位 |
主要负责开展鱼类苗种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主要贡献如下: 1.运用转录组技术,探明了饥饿胁迫对仔鱼的生长、存活的生理损伤及其分子机理,揭示了鱼类遭受饥饿胁迫时的应答机制,为岩原鲤等保护鱼类的苗种培育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创新点2)。 2.阐明了鱼类早期开口阶段低氧等环境胁迫对鱼类生长发育、代谢、免疫等的影响,运用分子发育遗传、基因编辑、转录组技术筛选出了鱼类在逆境胁迫下参与生长代谢相关的通路及功能基因,探明了环境因子对鱼类的早期发育生长的影响,揭示了鱼类苗种阶段的抗应激应答机制(创新点3)。 |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对象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内以电话、邮件等形式向学院办反映。为便于调查核实,反映情况请署名。
公示时间:2023年06月26日至2023年06月30日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3-46254745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