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学院举行第五期“含弘鱼乐大讲坛” 聚焦渔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

2025年04月23日 来源: 责任编辑:陈博 作者: 查看:

 4月20日,第五期“含弘鱼乐大讲坛”在荣昌校区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渔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特邀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历史与文化分会主任委员王颖教授、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吴青副教授、副主任委员宁波教授等专家出席,通过学术研讨与产业对话的双向联动,探索传统文化赋能现代渔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水产学院院长刘海平教授致欢迎辞,刘海平从巴渝地域文化视角切入,系统阐释了水产学科“以赛促创、以创促产”的办学理念,重点展示了学院在创新育人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培育学科竞赛品牌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强调,新时代水产人既要当好文化传承者,更要成为技术革新者,让传统渔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历史与文化分会主任委员王颖教授作“中国渔文化的历史探源”主旨报告,宁波、乔秀亭教授分别从文化应用、产业赋能等维度展开论述。张建斌研究员以云南渔文化为样本,周兴华副教授通过水族造景艺术解析文化流变,吴青副教授则聚焦休闲渔业中的文化表达创新。系列报告构建起传统渔文化的立体认知框架。

产业论坛单元呈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特色。渔美康集团黄建平总监提出“科技+情怀”的行业发展观,世界粤菜厨皇协会创会主席梁日东以“鳜公主”品牌为例解析全产业链创新战略,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丁庆秋则强调人才聚合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校企对话环节特别设置本科生发言席位,五位学生代表从新生代视角提出产业观察,展现出产教融合的育人成效。


论坛期间,刘海平还系统介绍了“西南大学未来渔业科技研发中心”新基地规划。该中心将通过“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布局,打造集教学科研、文化传承、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创新采用“学术引领+产业对话+平台赋能”三维模式,既彰显了水产学科的文化厚度,又凸显了服务产业的实践导向。学校将持续深化“含弘鱼乐”学术品牌建设,为新时代渔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供稿:袁登越、陈博、杨行、范嘉琳

供图:唐发书、陈荣 、王文华

复审:刘一丹、陈博

终审:刘一丹